语文组 丁新超
阅读,可以滋养生命,可以净化灵魂,可以传承文化血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阅读都是至关重要的软实力。以往的阅读教学存在的课程目标虚置、课文目标随意以及课时目标庞杂的弊端。这些问题使得语文教学中存在急功近利、知行不一错误倾向。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在已经出台的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强化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阅读将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新常态。
一、针对这一实际,我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开展面向终身学习的高中语文分课型阅读教学尝试:以终身学习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高中语文分课型阅读教学为对象,依据终身学习所需从事的阅读活动类型,重组并细化高中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设置有效达成目标的系列课型,探索各课型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教法学法,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从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高度设置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阅读实现“三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进而滋养心灵,美化自己的灵魂,成就人生大美格局。
1、读出美感: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开阔学生视野,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2、美化灵魂: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深刻、辩证地评价阅读内容,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滋养心灵,丰富内心世界。
3、大美格局:使学生具有高远的人生追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人类精神财富的珍惜与敬畏、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之情。
二、以分类集中、反复强化的方式安排阅读教学内容
阅读主要分为三种课型:计时速读,限时速读和定量阅读。计时速读即把选好的阅读内容给学生,让学生最短的时间内读完,并精确地记下所用时间,学生(不看原文,凭记忆)回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3--10个测试题(一般都是选择题),并计算出理解率。计时速读的阅读内容以散文和社科类为主,文章来源既可以是语文必修课文也可以是高考精题。在班级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比较出自己训练后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的提升。计时速读目标是阅读速度在原有基础上有显著提高(理想目标为提高一倍以上),平均理解率不低于70%。
限时速读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文本,根据字数给学生限定阅读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写300--500字的内容概述。在高一学段要求能概述主要内容即可,高二学段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主题、特色的探究。限时速读的目标是让绝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0字以上,速度概要的写作达到20分钟500字以上。
定量泛读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的。内容主要是必修教材推荐的《论语导读》《复活》等,除了教材上推荐的名著之外,有选择地开展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主要分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给学生规定阅读主题,由学生自选书目;另一种是以重组教材为鼓励目标的主题阅读。例如:在以“命运”为主题专题阅读,学生选取《活着》、《平凡的世界》、《堂吉诃德》等,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推荐;在讲授苏轼作品之前,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并要求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工具查资料,按照人生经历选出能够代表每个人生阶段的作品对课本进行补充和重组,力求还原一个完整的、立体的苏轼。定量泛读的目标是利用8课时完成一两本叔的阅读(40万字以上),能从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获得较深刻的审美体验,并能作出适当评价,完成3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
三、以指向明确、充分自主的课型提高各种阅读能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学生的灵魂,培养了一批有思想、有品位、有情感、爱读书的学生。借鉴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语文特级教师高传利老师的方法,采用起始课重激趣、过程课重指导、阶段课重分享、成果课重展示方法,开展精读泛读相结合、教师导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开放阅读与主题阅读相结合的多元立体化阅读模式。
保证时间,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保证每周两节阅读课,有步骤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借助《老人与海》导读课渗透精读的方法,培养鉴赏能力,着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时或写摘抄,或写心得,或写批注,每个学生高中阶段的读书笔记达3万字。
精选内容,让经典成为阅读的首选。注重初高中阅读内容的街接,结合北京大学给高中生的推荐书目和学生实际,高中阶段主要阅读一些有影响、有深度的文学和史学、哲学作品和心理学作品。如《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余华系列作品、张爱玲作品、《社会契约论》《时间简史》《万历十五年》《三体》等。
明确主题,让思维成为阅读的核心。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通过“命运”“选择”“生存”“爱”“科学与人文”等主题报告会,聚焦最能打动心灵之处,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铸魂。在阅读中重在引导学生挖掘情感因素。阅读交流时阅读中注重培养理性思维。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深度有广度地看问题。
有效评价,让激励成为阅读的动力。针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标准问题,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评价标准,从感受、理解、评价、体悟四个层面,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测、学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分为一般、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做一个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力求以评价发现阅读方面的不足,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置身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我们便立即进入了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著名作家曹文轩在谈到阅读的意义时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学生需要用阅读点亮生命,铸造灵魂,阅读教学必会让生命更有诗意,让世界更加美好!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