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滕州市第十一中学

>学校首页>教学教研>笔耕专栏>内容详情

高中生如何写好随笔

发布时间: 2020-12-10 11:13 发布单位: 滕州市第十一中学 浏览量: 1924 【公开】

高中生如何写好随笔

                                 语文组  张文

何为随笔?它是随时随地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或思考,然后随手随心写下表现思想的文字。身处纷繁尘世,总要碰上各种各样的事情,阅读名著,小说主人公奋斗经历的共鸣,还有对人情世故的遭遇,社会问题的疑惑与感怀,都是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百字,长的上千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那么,作为有一定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的高中学生要写好随笔,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关注生活,观察事物。随笔,讲究的是随意,那么我们在要学会关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自然事物、社会生活要多关心,对身边现象给予及时思考,产生共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杜甫的名句,更是我们在赏花看月时,该持有的一份心情。万物静观皆自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对生活投入自己的热情,也就可以感受到不同一般的韵味,而能从容作文。一个学生无意间看到溪流河滩上的杨树,被洪水无情的摧残而毅然绽放一树绿荫,他赞叹:“生地的不祥,不是自的选择,但生命价值的定位和升华,应该由自己来主宰,只有经得起风雨的磨难,才能显示英雄本色。”

题目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对事物有感而发,内心自然又许多话可说,有一个新颖亮丽的标题,更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眼睛是心灵的窗花,而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能让读者阐发无数遐想,激起阅读者兴趣。比如《挥舞翅膀的女孩》《看我七十六变》,都是女生写人生理想的题目,比起普通的《我的理想》《追求》就好好许多。《月是故乡明》《你在他乡还好吗》这样的标题,远远胜过《思乡》《祝福》类寻常题目。

注重细节描写。随笔的叙述对象没有具体要求,但是能做为文章写下来,要感动人打动人,却是需要精心刻画的的。自己经历的寻常小事,观察细致些,用精妙的语言却写,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去想象那场景那瞬间,引发共鸣。写乡村春景的《栽秧》:“雨中的农人们,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挥动牛鞭,手扶着犁杖,在雨中迈着耕田的脚步;或身裹塑料布,两脚跨立木漫,漫游在一片水田之上,水声哗哗,吟唱这春夏之歌。”在赞美诗般的吟唱中,一个个杂乱无章的田块被整理出来,一畦的清水,如明镜一般,它们好似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一个隆重仪式的到来。读着这样的文字,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随着作者的笔触和思想,荡漾开了自己的思绪。

匠心独具,不落窠臼。生活总是类似的,但是总有人学会发现其中的与众不同,对相同的描写对象,全班同学经历一样的事情,不同的角度在表现上就迥然不同。写校田径运动会,很多人写比赛的紧张与激烈,写同学互相帮助的热情,这是人人都可感受到的。有人写《起点之美》,每个站在起点上的运动员,对终点都满怀着期待;有人写《坚持》,1000米跑道上纵然身心疲惫跑在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仍然要坚持着,为班级拿1分的感动。故乡,总是让每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满怀期待的,逢年过节的回家是一种幸福,但是有人写《近乡情更怯》,为啥?因为在外面闯荡,不能给故乡带去项目带去投资,看到同龄人衣锦还乡,心里歉疚,看到乡人只能遗憾。

语言生动流畅。随笔是“随心所欲”表现情怀,当真诚自然。再好的文章,都需要语言来表现。文章的主旨,在语言这件外衣的渲染和笼罩下,才会变得婀娜多姿,吸引众人眼光。语言的运用,也就成了重中之重。随笔,不需要多华丽的语言,但是描摹刻画时必须精确到位,借助一定的修辞方式和顺手拈来的引用,使文意得以很好的表现。秋天如期而至,叶黄枝枯,大雁南飞,有学生写到秋天的思念:“季节滑入霜降,我就读这所郊区学校门口那簇苍耳亦开始显山露水,很是醒目的在杂草间傲然挺立,凸现在攘来熙往脚步匆匆的师生们面前。”文字中一个“滑”字,写出秋天到来的悄无声息,不为人所注意,秋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身边。

学会升华主题。读书看报时,很多文章中记叙的事件,大多是似曾相识,在自己的生活中隐约也有过的,可自己的文字为什么就不感人?这就是因为在文末升华时,没有找准方向,没有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能让你选择的材料,肯定有打动你的地方,是对人生理想的追问,是对社会现象的谴责,是对寻常事件的探究,还是对身边事件的反思?这些都有结合社会现象,进行深思。如有学生写阴雨天气游龙湖的《风雨龙湖》,在文章的结尾说:“自然的风雨淋湿了衣物,倒没什么,校园的美好,荷花的绽放,风雨过后却倍感凄凉。希望以后不要再有太大的风雨来侵蚀龙湖,希望生活总是美好而温馨的。”虽是寥寥数语,却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主办单位:滕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鲁ICP备05024170号-1
技术运营支持: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服务邮箱:service@asred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632-5501722     举报邮箱:tzdjz@163.com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