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必修1和2)现场研讨培训有感
滕州十一中 高二 孔令藤 2019.10.18
过完十一,有幸去参加这次研讨会。听了济南、潍坊、临沂、诸城四地市教研员对新教材改动内容、原因以及必须一二各课的教学建议。最后听了济南、济宁、青岛三个学校的优秀教师精心准备贯彻新理念的三节课。虽然内容很多,一下子可能完全没悟透,但受益匪浅。自己总结所得如下,包括两个方面,对教材改革背景的理解与认同以及对新课程教学可操作性建议的总结。
一、对教材改革背景的理解与认同。熟悉了高中政治教材改革的背景,我更加坚信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我自己感悟的背景如下。(一)在以往教学中,虽然提倡重视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参与等的培养,但基于考生评价以分数为主,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发挥不足。
(二)当今时代,多种价值观共存,爱国主义思想受到冲击。很多人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来之不易和来的正义没有过深感触,也不理解时代动荡对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影响,所以才有港独的持续事件。而这也要求把原来的选修《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和《社会发展简史》两册合并,提到必修的位置,学习马克思主义,感受建国以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从历史和理论逻辑上论证社会主义的正义性、正确性,培养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必修二现在改革后,重点讲中国的经济制度,但是不回避制度弊端,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以及调查研究中感悟中国制度来的必然,也改的合理。改革不是一直顺利和迅速的,但我们一直在改革。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啃骨头时期,还需大家努力与相信。
(三)国家已经关注了这个问题,提出要彰显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核心价值。习近平主席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讲座上的讲话是,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熟悉了背景之后,更感觉课改真不是想当然,而新时代的政治教师必须肩负好立德树人任务,在小的岗位上为国家作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对新课程教学可操作性建议的总结如下。
(一)采取议题式教学,议题往往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脚点,具有引领性也是针对难点的。基于现在新的教材编写均是知名教授大师编写,他们在编写的时候比较注重逻辑结构。简单说,我认为每一节课主题就是一个大论文的议题,而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历史和思维逻辑进行分析,所以新课程在讲解的时候要采取议题式教学。这样整节课讲起来比较顺畅且整合性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采取单元备课,整体架构主题的确定和材料的选择。新的教材没有考纲,也不会再提考纲这种事情。高考考试时候,知识点也不是生搬硬套,更倾向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整合。结合课本、新的时政材料以及每课或者每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从整体架构议题,整合材料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让整个课程更完整、顺畅、可信,而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三)关注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主动去调查探究搜集史实或者理论材料,进而教师决定设置何种情境,以保证载体明确,情境一以贯之。好的课堂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生活性的统一。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在选材设置上,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果认知有限,可以在课程进行前,给学生布置作业搜集材料,结合学生材料以及自己的思路,整合情境,服务议题。
(四)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教师要扎实提高基本功,提高理论功底,政治格局。新的教材更加注重从历史背景和逻辑背景上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是时代的选择,所以教师要多看些历史及理论书籍。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